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大数据研究学院

员工活动 | 邮箱登录 | 加入收藏
 
院况介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院况介绍 » 核心团队
程学旗
程学旗     首席科学家,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IEEE高级会员,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信息检索专委会主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以及若干国际重要学术会议的共同主席(ACM WSDM2015、ACM CIKM2019、ACM SIGIR2020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务院特殊津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数据科学、大数据分析技术、信息检索与挖掘、分布式大数据系统以及信息安全等。近年来,先后主持并完成了二十余项国家重大基础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以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科研任务。担任“网络大数据计算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在线社会网络分析与挖掘”、“新一代大数据智能分析软件栈”、“大规模网络空间信息内容安全检测与预警”等重大课题负责人。 作为数据科学方向带头人,在网络数据科学基础理论、大数据分析算法及引擎系统、互联网智能服务等方向取得了系列有持续影响力的特色成果。在本领域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超过16000次,获得授权专利60余件。研制完成的大规模分布式机器学习系统(EasyML)、文本与自然语言处理工具集(MatchZoo)、语言处理工具集(MatchZoo)、图数据计算引擎(SQLGraph)等在国际开源社区影响广泛,在查询理解、信息检索和排序学习方面的研究成果5次获得本领域重要学术会议(ACM SIGIR、ACM CIKM、PKDD等)优秀论文奖。自然语言处理、社会计算、知识图谱、信息检索和排序学习等关键技术在国际权威评测中多次排名第一。 研究成果形成的大数据分析关键技术在国家级网络空间的互联网数据深度分析与服务领域得到了规模化应用,应用到了30多个重要业务部门。系统性成果孵化形成企业,在大数据分析及其垂直领域应用方面服务国家政府部门和互联网企业,形成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形成的海量Web数据深度分析与服务的部分关键技术应用到了一批IT企业的生产系统中,推动了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省部级奖励6次。

王元卓
王元卓     院长,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大数据分析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知识计算方向带头人

 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杰出会员、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大数据与智能计算工作委员会主任,河南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郑州市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郑东新区新联会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分析、开放知识计算、社交演化计算等。 先后主持了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子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面上、重大研究计划培育),“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专项等20余项国家级重要科研任务。已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WWW、AAAI、IJCAI、ACL、CIKM、ICNP等领域内顶级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3篇论文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论文单篇最高网络下载79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13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软件著作权30余项。研究成果在ACL SIGHAN 2014和TAC2014、TAC2016、TAC2017等权威国际评测中共获得11个单项指标国际排名第一、21个单项指标国际排名第二的成绩,优于斯坦福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等参赛队。已出版《开放网络知识计算》、《社交网络演化计算》、《隐私数据泄露行为分析》等6部学术专著、2部科普专著。 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中国电子学会信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4)、中国电子学会科技发明二等奖(2014)、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15)等奖项。 入选首批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人才计划(2011)、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12)、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2019)、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2020)、河南省“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2020)、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2021)、金石奖之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个人)(2021)、“首都最美家庭”(2021)、“全国最美家庭”(2021)。

程伯群
程伯群      副院长,大安全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计算所国家安全业务专家

 CCF会员,河南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副理事长,政协郑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研究方向:体系结构、分布式计算、高性能计算、数据分析、信息安全、公共安全、智慧社区、数字经济等。 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

吴琼
吴琼     副院长,政府大数据研究中心(网络安全中心)主任,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计算所大安全总体组网信方向负责人

 博士,郑州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网络空间新兴技术安全创新论坛理事,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卫星互联网应用与安全工作组副组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员、CCF会员、CSAC会员。 研究方向:互联网倾向性分析、大数据挖掘、统计机器学习、威胁情报等。 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20篇,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多项,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产业经验丰富,与人民网、腾讯、阿里巴巴、360等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冯凯
冯凯     总工程师、科技情报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大数据创新平台研究中心主任、网络新媒体数据感知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计算所高级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大规模对等网络计算。负责团队中大数据系统基础平台建设和产品开发,领导开发大数据存储管理引擎开源互联网数据服务平台等系统。 研究成果申请国家发明和国防专利20余项,已获得授权10余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学技术一等奖等荣誉。

刘敏
刘敏     环保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ACM中国常务理事,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IEEE高级会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物联网专业委员会委员、网络与数据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移动计算、边缘智能、无人系统网络协同。

王煜炜
王煜炜     标准管理办公室主任,环保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计算所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级)

 博士,硕士生导师,计算所“百星计划”入选者。国际电信联盟ITU-T SG16 Q5工作组副主席/副报告人,工信部行业、地方、团体标准评审专家;中国智慧城市产业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边缘智能、无人系统协同、网络功能虚拟化等。负责和参与国家CNGI、科技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科研项目。负责制订ITU国际标准10余项,通信行业标准8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3项;荣获2020年度ITU AI/ML in 5G全球技术挑战赛银奖。

李栋
李栋     物流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

 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物端操作系统和边缘计算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该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获高净值授权专利15项,先后承担和参与了中科院先导专项、国家973项目、工信部国家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他主导研制了多项边缘计算基础软件、计算设备和系统,先后获得第九届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奖、International Open Benchmark Council 2019年度AIOT技术创新奖、中国开放指令生态联盟2018年度最佳生态贡献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和中科院计算所“百星计划”等奖项。

卜东波
卜东波     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前瞻研究实验室学术主任

 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算法、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结构预测、糖结构鉴定)。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R、AC、RECOMB/ISMB等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多篇,开发了蛋白质结构预测软件ProFOLD,性能超过AlphaFold,正努力赶超AlphaFold2;开发糖结构鉴定软件GIPS,可准确鉴定糖的类型和结构。

钟端洋
钟端洋     院长助理,交通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数字人才办公室主任,国家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

 九三学社中科院青工委秘书长,国家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CCF计算机应用专委会委员,CCF青年科技论坛总部委员,中国大数据产业应用协同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郑州中原科技城地方级领军C类人才,郑东新区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员。 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和期刊2篇,完成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0项。曾参与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研究,并主持广东省“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重大科技专项。

豫ICP备19023555号-1 】@ 中科大数据研究院 版权所有
0.7592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