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数研院挂牌已近两年,当初选择落地郑州的条件和原因是什么?
王元卓:从大背景看,2017年前后,正是中国的大数据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和应用的一个转折点,当时郑州也拿到了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身份,对大数据相关产业非常重视。地方政府抛出了橄榄枝,中科院计算所作为中国大数据的主要推动力量,双方沟通后一拍即合。
具体来看,选择郑州也是因为郑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比较便利;其次是人才基数大,未来数研院希望在大数据方向全面发力,能够为河南培养更多的大数据人才。
大河财立方:数研院最初的定位是什么?目前在大数据领域做了哪些工作?
王元卓:2018年12月22号数研院正式挂牌时,就明确了数研院的三个定位:一是“科研为国分忧”,数研院借助已有的大数据和智能分析手段,帮助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和治理决策能力;二是“创新与民造福”,希望能够把中科院计算所的技术、实验室里好的科研成果,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对地方的民生、产业发展作出贡献;三是“教育引领未来”,河南是教育大省,无论从人口数量、学校数量,还是每年的学生数量,都是最多的,但不能只是数量领先,人才的质量也要能够名列前茅。
目前,我们主要做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研发一个专门面向政府的数字政府系统。目的是通过大数据快速的辅助政府决策,比如希望了解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情况,我们就能够通过大数据汇聚,实现辅助决策和提高分析能力的目标,并快速给出评估报告。
另一方面,我们在进行地方大数据规划。地方想发展某些产业,但不知道怎么定位,怎么具体发展这些产业,我们能给他一个科学的判断,比如智慧交通,我们想让交通不那么拥堵,数据如何获得?获得后又如何处理?这些都是数研院在做的事情。
大河财立方:目前郑州正发力数字经济,您认为数研院可以有哪些助力?
王元卓:从数字经济的角度,我们做了三个方面的事。
一是数字治理。这更多指的是政府,政府在做决策,在规划新基建设施建设时,我们一方面可以提供设备装备,另一方面提供智库服务,通过数据给出科学的建议和参考。
二是数字产业。在产业这一块,我们做了三个层面的工作,一个层面是研发面向不同领域的产品,比如面向环保的智能化无人机、智慧交通的设备等,包括孵化一些公司;一层面是科技情报,一个产业如何发展是合理的?可以通过科技情报这个系统来看这个事情;另一层面是我们正在研发的今年年底会正式发布2.0版的数据大脑,它可以把数研院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成果集成,这样企业能够直接调用,为企业赋能,也是数研院为系统化的推动河南省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所做的一份贡献。
三是数字生活,大数据其实还是跟人相关。我们数研院有一个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在做一些穿戴类的设备,比如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个青少年近视防控眼镜产品,通过它可以帮助青少年延缓或者避免近视眼的情况;另外,今年抗击疫情时,我们做了抗疫的健康手环,它可以通过技术监测人与人之间距离的远近,接触距离的时长,来判断我们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大河财立方:最近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通过验收,超级计算中心是做什么的?在郑州建立一个超算中心,对于郑州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或者意义?
王元卓:通俗来讲,超算的含义就是,用个人电脑或者普通的处理器,可能要数十年甚至数万年才能计算完的任务,超级计算机可能几分钟级就可以算完,这就是高性能计算在做的事。可以简单理解为超算就是算的快,但目前超算也仅仅解决了算的快这个问题,即传统科学计算,还有一层是智能计算。
简言之,科学运算就是指科学家做的地球防震减灾、宇宙探测等计算;智能运算,就是交通什么时候会不拥堵,后面很多的运算是智能化的运算。
要实现智能化的运算,要么从根上用智能计算机去算,它会算得更快;要么在传统的超级计算上面加智能化的平台,以更好的支撑上面的运算。比如说现在我们数研院所研发的数据大脑,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它就可以把更多的这种智能化的应用都翻译成可以利用超算的平台去运算的小任务,然后计算。
所以郑州的超算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但要想把它用起来,必须在上面接入各种各样的应用模式、应用场景,这样才能让城市更好的发展。
大河财立方:现在大数据很火,几乎可以运用到每个行业,在您看来,目前大数据发展到哪个阶段?
王元卓:大数据的概念最早是2012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提出来,从2012年开始,全国就在做各种大数据的研究探索。大数据发展到现在已经有8年多,有两个特点:一是跟行业紧密结合,二是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产业。
整体来看,大数据发展进入到一个快车道,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就是很多企业都号称在做大数据,但他们更多的是在做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拿一些开源的工具去搭,所以现在大数据的发展面很广,但深度不够。
另一个问题是,行业蓬勃发展,人才极其欠缺。目前大数据的人才发展,很多学校有了大数据专业,但是绝大部分学校不知道怎么教,这也是我们现在极力推动河南省的原因,尤其是郑州的大数据专业建设,包括我们组织了很多院士专家针对性的撰写大数据的本科教材,与周边的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帮助他们制定大数据培养方案等,包括去年的6月份,我作为大会主席组织的第一届大数据教育大会,这都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其实人才是最重要的基石。而且就我们整个数研院来看,大数据人才培养方面的体量,占到整个数研院的三分之一。
大河财立方:随着5G、物联网的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到来,与之相随的是,庞大的数据扑面而来,大数据技术可以承受这些庞大的数据处理吗?
王元卓:首先大数据不只是分析。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要想做好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必须关注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意思就是从数据的感知、获取、存储、管理,再到分析挖掘,可视化和行业性的应用,每一端都很重要。
当然分析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是人、机、物三元世界共存的时代,万物互联的物端所产生的数据呈指数型爆炸性增长。但这一端里其实最关键的是怎么能够把我们的分析模型跟我们的业务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我们现在有很多通用的人工智能的模型,比如说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但还要考虑具体的应用场景。所以在现阶段,大数据往前发展,最关键的是怎么能够让我们的业务技术人员跟我们业务需求领域知识紧密结合起来。
大河财立方:数研院成立近两年以来,无论在科研还是产品方面都取得了很多的成就,您如何看待数研院未来在郑州的发展?
王元卓:其实我刚才说了好几个维度,好几个视角,一个视角是科研为国分忧、创新与民造福和教育引领未来;第二个视角就是我们的技术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另外,我一直在提教育,我认为前面这些事情如果要做的好,做的长久,做的可持续,一定要有教育。
所以数研院到郑州之后,一直致力于通过这个平台吸引更多人才回到河南,回到郑州,起到“筑巢引凤”的作用;另一方面,人才的培养也体现在少儿教育方面,如果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是神经网络、人工智能,跟到大学才知道,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在做很多面向中小学的研究院、课程和讲座等,希望在郑州的青少年、少儿心中埋下大数据的种子。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数研院是一个有情怀的机构,我们非常希望大数据技术服务地方,能够给当地带来更多的回报。
比如今年疫情期间,我们数研院的同事,自己部署了一系列项目,怎么通过数据服务政府、服务民众,怎么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未来疫情的发展形势分析,那个时候基本上每周都会形成一个报告,给有关部门上报,都是加班加点在做。
所以我认为,整个数研院团队首先是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再者就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团队。落地在郑州,希望能尽全力,为郑州的发展做出贡献。